看不太懂,然後最近聽了一首歌(我個人也覺得難聽))),快速地畫面
然後就結束了~
我個人覺得沒有什麼好看,難怪一天只映二場~
其它篇文章都16字級大小,但,我真心覺得這部,我沒有共鳴,所以,字小小就好囉
以下劇情引述自開眼~
時間是1990年代的日本,
不斷轉學的二人~遠野貴樹與篠原明里原本是同班同學的好朋友,
自從小學畢業之後,兩人就都沒有再見過面。
兩人即使分隔兩地,依舊靠著書信往來保持聯絡。
某天,當貴樹知道自己即將跟隨家人搬到鹿兒島,搬到離明里更遠的地方後,兩人於是約定要再次見面。
但是兩人原本計畫好的行程,卻遇上了暴風雪…。
本作品是新海誠的第四部作品。
本作品共分為三篇短篇故事,其副標題分別為「櫻花抄」、「太空人」與「秒速5公分」。
但~我若沒看錯,我並沒有看到第三部的標題!!!
而動畫界的新銳,被譽為新宮崎駿的新海誠,在他的新作《秒速5公分》中也應用了CG繪圖的技巧,
CG=Computer Graphic,是電腦繪圖的意思
以日常生活的元素創造了獨特的動畫世界,故事裡沒有魔法與精靈,取用真實存在的場景,
講述的是一對普通少年少女的尋常生活,關於憧憬、愛與失落的故事,
但這不僅是部用卡通繪製的青春電影,新海誠善於捕捉日常生活中易於消逝的美,
而故事中的主角則是個多愁善感的青少年,
新海誠這次放棄令他成名的科幻風格,
轉以深刻的寫實方式,細膩地描述青少年多變的心情與惆悵,有別於一般青少年電影喜於講述搞笑輕鬆的故事。
《秒速5公分》這部電影由三個故事組成,串聯成長的苦澀與現實的變幻不居。
第一篇「櫻花抄」描述貴樹和明里的重逢之日,
第二篇「太空人」以不同人物的觀點描述在那之後的貴樹,
第三篇與本作品的片名同為「秒速5公分」,探討貴樹與明里兩人靈魂的徬徨猶豫。
《秒速5公分》是新海誠與其團隊以高度感性製作、獨樹一格的抒情詩。片名《秒速5公分》指的是櫻花飄零散落的速度,
用以暗喻少年夢想的失落與徬徨,
新海誠並不模仿宮崎駿,他開創自己獨特的風格,不論他是否真是宮崎駿的接班人,令人肯定的是,年僅34歲的他是日本動畫界的新希望,《秒速5公分》已經足以展露他蘊藏的大師潛力。
《秒速5公分》是敘述一對戀人因「距離」而引發的情愫,由「櫻花抄」、「太空人」和「秒速5公分」三個短篇串聯成一部前呼後應的精彩電影。
在短短的六十分鐘內,我們就進入了兩個主角的人生,並且聯想到自己的生長過程:
由天真童稚時代,到酸澀難懂的青春期,再到無奈的成人世界,
片中火箭升空的場面也反映出人在宇宙中的渺小,只能繼續往未知的未來前進。
新海誠巧妙地運用時空交錯的手法,讓情感忽遠忽近的在片中亂竄,
片尾的結局若有似無,讓人有幾絲無奈之感。
這部動畫吸引人的地方不在於強烈的聲光效果,新海誠延續他前作《雲之彼端,約定的地方》中既寫實又精緻的畫風。
小到火車上的地板,大到全景的天空、浩氣的雲層、升天的火箭,一一都是絢爛動人而逼真的畫面。
在時間的主軸下,《秒速5公分》中所挾帶的情感,隨著時序變換而有了不同的氣味,我們在其中也聞到了專屬於自己的記憶香味。
更值得一提的,本片主題曲選用了老牌歌手山崎將義在1997年發行的動聽名曲《One more time,One more chance》,時隔整整十年,這首歌曲被重新翻錄在本片中,也增加了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的共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