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年前明華園的好送~鐵膽柔情雁南飛
孫老師開場時有說了,30年前,全部台上的人,當初只有她有參加演出~
而在這次國立傳藝中心舉辦的~重塑民間劇場 開枝散葉
明華園就將此大戲,又重新上飾~
此故事改編自東晉和前秦相戰的淝水之戰
前秦是十六國之一
公元383年,
東晉和北方的前秦之間發生了一場實力差距極為懸殊的大戰──淝水之戰。
在這一場生死存亡的大戰中,
東晉竟以八萬之眾,大破前秦近百萬大軍,成為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蹟。
自從西晉滅亡之後,北方的胡人政權割據紛爭。
公元351年,氐人苻健(317-355)創建了前秦,都於長安,勢力漸漸強大起來。
東晉桓溫在354年首次北伐時,曾與前秦交兵,一度攻入關中。
公元357年,苻堅(338-385)即前秦帝位,
他廢除苛政,整頓吏治,興修水利,加強軍備,使前秦成為北方諸國中最強大的勢力。
從370到376年之間,前秦先後攻滅了前燕、前涼等國,統一了北方,國勢一時大振。
苻堅想進一步統一全國,但東晉也有一定的防禦能力,
如謝玄(343-388)在京口訓練了一支兵──「北府兵」,曾屢屢挫敗前秦南侵之企圖,
最後苻堅親率大軍南下,想一舉滅掉東晉,於是淝水之戰乃起。
東晉太元八年(383年),前秦苻堅親率步兵六十五萬、騎兵二十七萬、羽林軍三萬南下侵晉,
東晉丞相謝安(320-385)乃命弟謝石(327-388)、姪謝玄等率軍八萬人迎戰,
苻堅和苻融登上壽春城頭,遙望淝水彼岸之晉軍,
但見「部陣整齊,將士精銳。
又北望八公山上,草木皆類人形」,
心生畏懼,
於是苻堅便遣被俘的晉將朱序(?-393)到晉營勸降。
朱序將秦軍情況密告謝石,
謂「若秦百萬之眾皆至,則莫可敵也。及其眾軍未集,宜在速戰,若挫其前鋒,可以得志」。
晉軍遂立即部署,從容應敵。
當時秦、晉兩軍列陣相持於淝水兩岸,
晉軍不得渡,謝玄乃遣使要苻融令軍隊稍稍後退,以便晉軍渡河決戰。
苻堅等想乘晉軍半渡淝水時加之截擊,遂麾軍後撤。
誰知秦軍一退遂「制之不可止」,
朱序等也乘機在陣中大呼「秦兵敗矣!」。
秦軍一時大亂,「(苻)融馳騎略陣,馬倒被殺,軍遂大敗」。
晉軍不斷渡河勇攻,大獲全勝。
在晉軍的追擊下,秦軍潰散四逃,死亡大半。
「(苻)堅為流矢所中,單騎遁還於河北」,後來收拾殘兵,大概只剩下十餘萬人。
淝水之戰是兩晉南北朝時期最重要的一次戰爭,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南北戰爭。
苻堅敗後,前秦瓦解,北方再度陷於混亂,
而東晉的偏安則更形穩固,
南北對峙成膠著狀態。
草木皆兵,風聲鶴唳,投鞭斷流,都是從這淝水之戰出來的~
看到這裡,是不是很多人會覺得前秦軍就是豆腐渣軍隊,
單單只是第一次衝突中,東晉五千北府兵就可以幹掉近七萬的前秦部隊。
其實並不是前秦軍太渣,而是北府兵真的是一支以一擋十的神兵,
其單軍戰鬥力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僅次於總兵力僅有四千,卻拿下十餘萬首級記錄的「戚家軍」。
我們知道,經過五胡亂華之後,北方幾乎全部都是胡族占領,
而前秦這次由於是傾國而出,所以整個隊伍非常亂,基本就是各族混裝。
這從「淝水之戰」失敗一回去,前秦就陷入內亂就能看出來了,
換句話說,這些兵基本只聽令自己的族長,是不聽符堅的。
所以當時符堅叫部隊後退,真正的原因其實還是想讓所有隊伍都控制在自己手裡,
可是沒想到這一退,給了間諜朱序最好的機會。
正所謂人心隔肚皮,符堅禮賢下士,用人不疑,可最終卻敗在了自己招降來的敵人身上。
即使如司馬光所說,符堅急功近利,有些自傲自大,
但其實萬萬不可能百萬大軍敗給區區八萬府兵。
只是這一環扣一環,謝安以逸待勞用最尖端的利刃刺穿了前秦百萬散沙,這才導致了「淝水之戰」中這懸殊的勝局,同時也改變了中國歷史。
苻堅最終亦遭羌人姚萇殺害,終年48歲
說到苻堅就不得不提到王猛,
王猛此人雖說在現在名聲不顯,但是可以稱得上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最偉大的政治家,
被後世人稱為「功蓋諸葛第一人」,是古往今來少有的大賢。
在王猛的幫助下,苻堅才得以一統北方大陸,
但是可惜的是在375年的時候王猛病逝,
王猛的去世對於苻堅的打擊是巨大的,就像是齊桓公沒了管仲一樣,
原來有個王猛能夠幫他戒備著,看管著諸多事務,這時候王猛不在苻堅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。
苻堅是一個有大胸襟的人,換句話說就是頗有一種大丈夫的風采,
但是他對於投降自己的人沒有什麼戒心,
以為自己以誠待人,人家也會以誠待自己,
所以這一戰吃了大虧,以至於前秦也滅亡了,自己也沒多久就死了,
當時有一個東晉的降將叫做朱序,朱序雖然受到了苻堅的良好待遇,但是卻是心向東晉,
結果苻堅還派他去勸降,於是朱序將前秦的布置全部說了,還把前秦的缺點都告訴了謝石
晉勝秦敗的原因
)前秦戰敗原因:
軍隊內部分歧:軍隊內部有各族降卒,其中還有漢人,他們都沒有真心的為前秦效力。
苻堅不納忠言:苻堅沒有考慮大臣反對南侵的意見,一意孤行。
戰爭期間,又誤用降將朱序,自招敗陣。
戰略錯誤:苻堅輕敵,把兵力分散。
又以為引晉軍渡河決戰,可以在半途襲擊,反而中了謝玄之計,終至慘敗。
)東晉戰勝原因:
士氣高昂:東晉的「北府兵」訓練有素,人數雖少,戰鬥力卻強。晉軍面對強敵壓境的危機,上下一心,士氣高昂。
知人善任:大臣謝安有知人之明,善用謝玄、謝石、劉牢之等將領。
戰略得宜:謝玄誘敵後退,又得朱序之助,在秦軍陣後惑亂軍心,晉軍才能迅速擊潰秦軍。
故事就這麼簡單,還沒打就自亂陣腳,
主要是苻堅大軍缺乏紀律,軍隊成分又複雜,羌人、鮮卑人、氐人、漢人,容易心懷鬼胎。
加上戰前,前秦的很多人反對戰事,包括王猛和苻堅的弟弟苻融,即是說前秦還沒出征,軍心已散,所以才有戲劇性的一幕。
苻堅這次失敗,使北方再度分裂成八國,除了前秦,慕容垂建立後燕、慕容泓建西燕、姚萇縊死苻堅自立後秦、乞伏國仁建西秦、拓跋珪建立北魏、呂光建立後涼、楊定建仇池國,中國統一的步伐推遲了兩個世紀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2019-0714(日)---彰化芬園 三級古蹟 寶藏寺
國立傳藝中心
重塑民間劇場
今天是明華園青年軍團演出
究竟還是要傳承啦~
今天在芬園的三級古蹟寺廟中
我是不是第一次看到這種香爐丫?
今天第一次沒帶相機,只用手機拍
昭賢飾演 張文瑞和被招親的結髮妻子